头条新闻
提升文明实践水平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来源:厦门日报 发布于:2019-05-10 17:18

 


  集美区12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成立。(唐光峰 摄)

  昨日下午,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灌口镇田头社区书院正式揭牌,同时该区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个首批试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12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也宣告成立。

  以风景秀丽的仙灵旗山麓为新起点,集美吹响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号角。该区将进一步加快推动社区书院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融合,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担当起改进农村基层一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使命。

  本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许启明

  三级联动落实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细落实,集美区在六个镇街——灌口镇、后溪镇、杏林街道、集美街道、侨英街道、杏滨街道分别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并确定了田头村、双岭村、康城社区、园博社区4个村居先行先试,成立首批试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据了解,灌口镇双岭村是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今年年初,田头村又被列为乡村振兴市级重点示范村。“田头、双岭社区书院运营良好,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将两家社区书院作为融合试点,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集美区社区书院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陈跃腾说,此外,康城社区90%以上人口是新市民,社区融合大有可为;新兴的园博社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有特色,开展新文明实践工作后劲足。今后,集美区将把四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融合经验推广到其他社区书院。

  “各单位、各镇街主要领导‘挂帅’,研究、部署、督查、制定方案、组建队伍、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梳理项目并常态化地抓好落实。”集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实行“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机制——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指导推动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居民实际需求、立足村居实际,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打通服务、教育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活动形式  积极宣传新思想

  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社区书院融合后,将在完善原有社区书院“4+2+1+X”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创新“课堂+活动”模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嵌入”到文艺展演、作品创作、志愿服务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培育践行主流价值观。

  也就是说,集美社区书院平台将扩展为理论宣讲、社会宣传、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乡风文明建设平台等7个平台,围绕加强理论宣传、培育文明新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一精神三文化”等五个方面,结合居民实际需求组织开展活动。

  “今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是基层百姓学习新思想、优秀文化的主阵地。”集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各社区的实际情况,继续深化“一院一品”建设。同时发挥专业社工的力量,进行管理运营,不断孵化社会组织,大力支持群众志愿者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据了解, 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都是“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日”,该区将整合辖区资源,在这一天发动各类志愿者集中开展志愿服务。

  聚焦乡风文明  助力乡村振兴

  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基层落地生根,将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更好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我们将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立足村居实际打造特色品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灌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柯振敏举例说,结合农耕文化,在田头、双岭等村开办田间课堂,打造“农耕实践园”,让群众动手实践体验农耕乐趣,传播生态文明;对接各类民间艺术社团,传习木偶戏、答嘴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新思想进行创新演绎,推动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此外,依托实践站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医疗保健讲座等特色课程活动,推进产业振兴。

  田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林锦辉表示,针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风陋习,将把老人协会请到实践站,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同时制定统一机制,提高村民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和参与率,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据了解, 双岭村文明实践站通过“结对子”,组织草帽志愿者与社区种地的居民开展农耕帮扶,还将链接外部资源,如高校资源、专业志愿者队伍,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