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集美区:化解“熟人社区”矛盾 评理员各有妙招
来源:厦门日报 发布于:2020-08-18 15:54

  

三秀社区评理室召开评理会议。

  三秀社区评理员入户开展评理工作。

  文/ 本报记者 柯笛 实习生 高奕晨  通讯员 毛崇春 图/三秀社区 提供

  深入群众,选贤举能,在基层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在集美区杏滨街道三秀社区,有这样一支由专职评理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信访评理队伍,从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金牌评理员,到扎根群众、各有专长的“夕阳红”评理小分队,他们为解决社区信访突出矛盾搭建平等对话平台,是三秀社区评理室的核心与中坚力量,也为集美区信访评理工作提供了先进经验。

  金牌评理员  坚持同理心和耐心  多侧面寻找突破口

  去年12月,在三秀社区,金牌评理员黄荔炜帮助化解了一起矛盾纠纷。两名车主气冲冲来到社区投诉,自己的车无缘无故被人绕着划了一圈,两辆车周身都是伤,调取监控一看,竟然是位陌生老太太动的手。两位车主坚持要报警处置,并且老太太必须按维修店报价赔偿1万元。第一时间安抚住两位车主的情绪,黄荔炜表示一定会介入调查、给个交代。不过,老太太为什么跟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过不去,还用划车这种过激又违法的手段?黄荔炜立刻开始主动了解情况。

  “如果故意划伤他人车辆,属于违法行为,毁损达到一定程度,还会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找到涉事老太太,黄荔炜向她说明事情的严重性,老太太又急又悔,解释自己是因为儿子的车被无故剐蹭了,太过着急才通过这种方法来发泄情绪。知道犯下了严重错误,老太太急得直掉眼泪,连连道歉,然而车主的损失已经造成,那边紧催着照价赔偿,这边又拿不出这么多钱,一时间陷入僵局。

  与此同时,黄荔炜在向老太太的邻居了解情况时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其实老太太的儿子早就去世了。邻居告诉黄荔炜,老太太思念成疾,把想象中的场景当了真,这才让无辜的车遭了殃。了解到这一隐情,黄荔炜心里五味杂陈,在向两位车主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最终两位车主原谅了老太太,老太太也向两位车主赔偿了7000元。

  “作为化解矛盾的评理员,一定要公平公正公开,也要有同理心和耐心。”黄荔炜总结。2004年,黄荔炜就开始接触社区调解工作,至今共成功调解基层矛盾纠纷百余起,曾被评为“厦门市优秀调解员”,去年开始接管社区评理工作后,又成了大家公认的“金牌评理员”。

  在通过评理化解矛盾纠纷上,黄荔炜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首先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思考,急人之所急;其次是不能偏心,要以中立立场倾听双方诉求,找到一个解决矛盾的中间值;接着要实地走访调查,通过当事人的亲人、朋友、邻居等侧面了解情况,也许能找到新的突破口。“在合理范围内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矛盾化解在基层,社区也将更加和谐稳定。”黄荔炜说。

  “夕阳红”评理小分队  由退休老人组成  热心化解矛盾纠纷

  “我们是一个老龄化社区,而且辖区内基本都是无物业老旧小区。”三秀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陈金菊告诉记者,社区户籍常住人口约3000多人,其中附近玻璃厂、电厂等企业的退休职工就有1000多人,居民间同事、熟人很多。根据这样的社区生态特点,三秀社区评理室自去年底建立以来,依托社区调解工作室,聘请了一批社区内有较高道德水平和法律水平、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专业知识丰富的人士及具备丰富经验的社区调解员,作为志愿者加入到信访评理员队伍中来。在这个共计20人的评理员队伍中,三秀社区还专门打造了一支全部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夕阳红”评理小分队。

  “‘夕阳红’评理小分队的12名队员各有特点,由社区老党员、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等组成,常常主动帮助群众做事,是大多数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常接触的人,有着比较好的群众基础。”陈金菊和黄荔炜告诉记者,三秀社区评理室建立至今共处理过5起相对较大的矛盾纠纷,除此之外,许多居民间的小摩擦、不愉快都是通过评理员们口头评理就地解决的。“老旧小区多,社区规划早,所以房屋漏水、地面停车矛盾等问题比较多,评理员们的积极作为受到大家的认可,很多居民已经养成了有事就找他们的习惯。”黄荔炜说。

  三秀社区评理室不仅通过评法理、评道理、评常理、评伦理、评情理等方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更引导居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夕阳红”评理小分队充分利用社区举办的活动,宣传政策法规,用居规民约促进邻里互助、引领公序良俗,还通过话家常等方式传播为人和善、尊老爱幼、邻里和乐等处世之道。

  集美区在杏滨街道三秀社区打造金牌评理员、“夕阳红”评理小分队,为解决社区信访突出矛盾搭建平等对话平台

  【特写】

  多次上门劝说

  解决楼房漏水问题

  ●王景星,男,1942年生,老党员、居民小组长

  年轻时入伍当兵,后来进入玻璃厂工作,退休后的王景星一大爱好就是看一档名为《金牌调解》的电视节目,学习其中的经典案例,并加以活学活用。由于平时常在社区里走动,和不少居民关系熟络,在许多居民的印象中,王景星是一位热心的老大哥。2005年王景星加入社区调委会,曾参与过多起纠纷调解,成为“夕阳红”评理小分队一员后更是经常深入群众化解矛盾。今年5月,一户家住5楼的居民家里水管老化漏水,波及楼下多户居民,但众人在赔偿和维修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王景星介入评理后了解到,漏水已经对楼下居民造成较大影响,4楼住户也自费修补过自家墙体,但源头问题迟迟没能得到解决。对此,王景星多次上门对几户居民进行劝说,并电话回访掌握进展情况,同时找到当事人的亲戚朋友做其思想工作,多管齐下终于促成事情妥善解决。

  心平气和说理

  劝解邻居互相包容

  ●张亦龙,女,1966年生,退休前在社区居委会负责劳动保障、退管工作等

  退休前,张亦龙与许多退休居民打过交道,退休后,她加入“夕阳红”评理小分队,也热心参与评理工作。今年7月,两户居民发生矛盾闹到社区,张亦龙接到求助后了解到,原来是其中一户人家在楼顶平台种菜,常不小心把自制肥料撒漏在邻居家门口,夏日高温引得地上的污渍发酵、发臭,气味难以散去,邻居多次提醒后对方仍然没有诚意解决,于是愤而投诉。张亦龙与种菜居民进行沟通,建议其把自制肥料换成没有味道的家用肥料,同时要增强及时清理的意识,“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同时,张亦龙也耐心地劝解另一方,平时要互相包容,有矛盾要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说理,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当好“小区管家”

  及时化解邻里矛盾

  ●汪文庆,男,1960年生,中铁时代家园第一届业委会主任,老党员、居民小组长

  几年前卸任中铁时代家园小区第一届业委会主任后,在处理矛盾纠纷、敦促邻里和谐的道路上,汪文庆一直步履不停。作为居民口中的“小区管家”,这位老家长式的业委会前主任对小区内的大小事务十分熟悉,常常参与调解小区停车纠纷、邻里婆媳矛盾、房屋漏水等问题。“矛盾不上交,就要及时就地化解,可以入户调解、约到办公室泡茶、保持电话联系……”加入“夕阳红”评理小分队后,汪文庆更加认识到,主动深入基层、耐心进行沟通是他评理成功的秘诀之一。

  【数字】

  集美区街道、社区实现信访评理室100%全覆盖,共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评理室75个,开展评理144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39件次。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