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集美区:坚持两手抓 助力建设跨岛发展最美新市区
来源:厦门日报 发布于:2020-10-21 10:50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

  近年来,集美区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积极推进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把文明创建活动融入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中去,融入机关作风、队伍建设等工作中去,让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成为提振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使人大常委会更好服务全区工作大局的重要助推器,为集美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跨岛发展最美新市区贡献人大力量。

  集美新城。(资料图  本报记者 王火炎 航拍器摄)

  区人大代表视察农贸市场环境提升工作。

  区人大代表对滨水路乱停车问题整治进行专项视察。

  区人大代表到市场宣传禁食野生动物。

  区人大代表为爱心屋捐赠物资。

  区人大机关志愿者宣传文明旅游。

  全力服务发展大局

  集美区人大以文明创建为推动力,全力服务发展大局,挂钩联系26个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聚焦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

  集美区人大以文明创建为推动力,紧紧围绕全区工作重心,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作用,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全力服务发展大局。

  近年来,集美区人大班子成员及各工委主任挂钩联系26个重点项目建设,每月党组会专门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积极协调督查推动,在推动全区招商引资、征地拆迁、马銮湾新城开发建设、轨道交通建设、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有效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以“跳起摸高、比学赶超”的态势,晒进度、晾成效,确保重点项目按序时进度推进,助推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集美区人大常委会主动靠前,通过微信群、手机短信第一时间号召区人大机关干部、区人大代表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工作。安排工作人员参与高速路口交通防控,参与村(社区)、小区联防联控。深入辖区65家“三高”企业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了解防疫物资储备、员工疫情防范工作落实情况,收集企业、工地复工复产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帮助协调解决,推动辖区企业复工复产。

  今年8月,集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区人大代表,聚焦辖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交通拥堵点整治提升、占道停车乱象整治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先后开展多场视察并深入调研,提出进一步提升农贸市场管理水平、加大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力度、增强规范停车意识等意见建议。这两年来,集美区人大、各级人大代表还围绕营商环境提升、扩大招商引资、助力“三高”企业发展等领域深入调研形成建议,为区委和区人大常委会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推动解决民生难题

  通过集美区人大代表的奔走推动,兑山安置房二期顺利开通管道燃气,后溪镇黄地村定制公交专线也开通了。集美区人大帮助岩内社区解决自来水水压不足、社区进出道路坑洼积水等民生问题。

  “盼望已久的天然气终于通了,生活方便多了,心情也特别好。”兑山安置房业主李金志点燃燃气灶,开始做饭。在集美区人大的监督推动下,今年9月9日,侨英街道兑山安置房二期顺利开通管道燃气。

  兑山安置房二期共有住户360户,虽然小区早就安装了燃气管道和燃气表,但因建成年份久,户内燃气表具已过质保期,部分住户私改燃气管道等原因,安置房二期一直是“有管无气”。今年6月,集美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荣在其所属的侨英街道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接待群众时,了解到这一长期困扰小区群众生活的具体问题,立即协调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调研,并提出了限期办理的意见。

  通过组织代表视察,召集相关单位开现场会等方式督促推动,在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短短两个多月,困扰居民3年多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集美后溪镇黄地村,72岁的陈仁水身患痛风多年,每个月至少要去后溪镇卫生院两次看病拿药,妻子心脏不好也经常要到第二医院拿药。黄地村在海拔300多米的山中,以前,陈仁水和村民都得先坐摩托车绕半天山路、土路,再转公交车到后溪镇里,费时费力。

  今年,区人大代表赖富秀进村调研时,了解到1170余名黄地村民迫切希望能早日开通公交,于是积极奔走呼吁,协调相关部门,持续跟踪问题推进解决。在赖富秀的积极推动下,今年6月,首班黄地村村民定制公交专线开通。那天,陈仁水特意买了挂大鞭炮在现场燃放,这是他与赖富秀的一个约定,陈仁水曾兴奋承诺:“通了公交车,我一定放鞭炮。”

  现在,村民们可以直接在村里搭上专门定制的公交专线出山了。专线从厦门北站发车,停靠后溪、三兴社区、莲花镇政府等站点,最终到达黄地村,线路总长36.8公里,票价只要2元。公交专线的开通,保障了村民的出行需求,带动了山村发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近两年来,集美区人大还先后与岩内社区开展洁净家园、垃圾分类、帮扶助学等共建活动,帮助岩内社区解决自来水水压不足、社区进出道路坑洼积水等民生问题,并为15名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在集美人大代表的推动下,地铁站、商圈、狭窄老城区道路、老旧小区内非机动车乱停放现象得到整治,设置非机动车停放点和充电桩,解决了充电难题,减少了消防安全隐患。

  地铁1号线的开通,为集美居民的出行带来很大便利,但区人大代表、集美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小妍在调研中却发现,一些地铁站周边区域乱停车现象频发。“有的电动车、自行车甚至随意停在人行道,行人只好走到机动车道上。”

  郑小妍深入了解发现,地铁站周边非机动车停车位太少是主因,“没有停车位,大家就随意停了。”于是,郑小妍联系协调集美街道、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城管集美中队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出解决方案。经现场走访,确定在集美水闸西侧人行道与绿化带交界处,设置5个非机动车停车点,预计可停放超300部电动车。

  郑小妍还提议,停车点要设计成停车棚,并在棚内加设电动车充电桩,这样居民的车辆就不担心风吹雨淋,“作为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应该主动履行职责,推动部门解决平时管理中的痛点难点,让居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好处,提升现代化社会治理水平。”

  集美万达广场,一个个新划线的非机动车停车位格外醒目。过去这里没划线,广场外停放的非机动车占了一个机动车道,影响交通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在人大代表的协调推动下,集美万达让出广场绿化带外的区域,作为非机动车停车位。

  除了地铁站和商圈,狭窄老城区道路、各老旧小区内,非机动车随意停放和乱拉充电线的乱象也一直是郑小妍等人大代表关注的问题。经过一次次深入调研,在各级代表的推动下,集美街道开展创建文明城市道路交通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道路设施,在辖区5个社区规划非机动车停车点位1469个,在各小区设置集中停放点和充电桩,解决了居民充电难题,减少了消防安全隐患。

  “零距离”联系群众

  集美区人大在辖区建起52个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站),实现辖区镇(街)、村(居)平台全覆盖,及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文明新风吹到群众家门口。

  集美浔江社区是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故乡,在这里,有一个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下沉编入该社区活动站的人大代表们,通过活动站,与群众越走越近。

  编入该活动站的省人大代表陈呈直言,“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群众可以随时到这里找到我们,他们的心声和呼声都可以随时告诉我们,联系群众真正变成了‘零距离’。”

  集美大社是老旧城区,辖区内人口以老年人为主,因为交通不便利,公安、消防等车辆无法进入小街小巷,存在着较大的治安、消防隐患。年久失修的石板路也都松动了,老人出行摔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居民们把对社区治安的担心反映到了社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人大代表们快速反应,实地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在人大代表们的推动下,有关方面对大社的石板路进行改造,大社的义务巡逻队也成为共建平安社区的主力军。

  以前,大社的义务巡逻队只是治安巡逻队,在代表们的推动下,这支巡逻队被赋予更多工作内容,包括消防、助老、扶困等。现在,这支义务巡逻队每天24小时巡逻值班。

  在浔江社区,一个小小的站点成为各级人大代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成为他们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通过这一平台,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社区建设,推动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也推动着辖区的发展。

  在一次次深入调研中,人大代表们为大社的未来谋发展,对大社老街的改造规划提出建议。提升环境、改造管网、引入文创元素、引进新业态,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今,时尚的大社旅游街区吸引着纷至沓来的游客。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也开始在自家门口找到新工作。

  在市人大常委会部署、指导下,集美区人大在辖区建起52个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站),实现辖区镇(街)、村(居)平台全覆盖,真正将平台建到最基层,既及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又让文明新风吹到群众家门口。

  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集美区人大通过组织开展“禁贩禁食野生动物”监督检查、发出《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倡议书》、区人大机关志愿者开展文明宣传志愿服务等,助力创建文明城区。

  “店长你好,请你们在醒目位置放上‘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标识,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买卖、食用野生动物属于违法行为,最高可罚款30倍!”今年5月以来,集美区人大多次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菜市场、餐饮店,组织开展“禁贩禁食野生动物”监督检查。

  这是区人大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起的“弘扬鹭岛新风,拒绝野味,争做文明餐饮单位”行动,辖区9家大型餐饮企业签订承诺书。区人大志愿者们一次次上路,分发两千余份倡议书、宣传资料,向商家及市民游客倡导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杜绝经营食用野生动物等文明理念。

  在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期间,集美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市、全区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向各级代表、人大机关干部发出《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倡议书》,号召大家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从自身言行做起,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主动参与公益活动,争当文明志愿者,共建美好家园。

  集美区人大代表、杏东小学校长张超怀组织教师志愿者服务队,在校园周边道路开展洁净行动、文明交通督导。集美区人大代表、悠度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毛文勤为龙舟池畔的爱心屋送去几大箱保温桶、野餐垫、冰袋等爱心物资。

  “厦门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你知道吗?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各级代表们通过镇街、村居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站),广泛收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意见建议,提高辖区居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助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集美区人大机关志愿者们深入社区,走街串巷,捡拾沿路垃圾,分发文明创建倡议书,引导商户自觉履行“门前三包”和垃圾分类义务。每到节假日,集美各景区游客数量大增,区人大机关志愿者们深入景区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引导游客有序排队,纠正不文明行为,通过实际行动让文明旅游深入人心。

  【经验】

  “六个一”工作机制

  推动“党建+文明创建”提档升级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厦门,文明是鹭岛鲜明的精神底色。近年来,集美区人大始终把机关文明单位的“小创建”融入文明城市“大创建”中,以党组织作为文明创建主体,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建立了“六个一”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人大机关“党建+文明创建”提档升级。

  成立“一队”,在原志愿者服务队基础上成立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由区人大机关党员和团员组成,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搭建“一室”,关注干部职工身体、心理健康,搭建心理咨询活动室,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人文关怀,及时帮助解决干部职工的实际问题。开展“一角”,定期开展读书角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以及人大相关业务知识等,建设学习型机关。制作“一牌”,在办公场所设置禁烟标识、垃圾分类标示,设置节约低碳、廉洁自律等提示牌,实现“制度上墙”。制定“一桌”,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使节俭用餐,文明用餐习惯深入人心,并号召机关干部职工带动亲朋好友踊跃参与。推动“一传播”,大力宣传身边好人好事、人大工作和人大代表履职风采,引领网络文明新风尚。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 詹  文

  通讯员 郭妮妮 黄小聪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