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引智下乡 助力乡村振兴的“集美模式”
来源:东南网 发布于:2020-11-18 10:12

  集美大学副校长曹敏杰教授(左)和他带领的师生团队在灌口镇田头村测量仙景芋土壤酸碱度。颜龙杰摄

  东南网11月17日讯(本网记者刘学佳通讯员邓明赖小美)厦门市集美区素有文教名区之称,有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等多所高校,学术氛围浓厚,青年人才众多。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集美区把人才作为“源头活水”,积极实施“引智下乡”,走出了一条具有集美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厦门市集美区启动高校产业技术联盟,与高校签订合作发展框架协议;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成立技术孵化机构,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释放政策红利,吸引广大青年投入乡村建设。

  新政策惠风和畅,集美乡村振兴如火如荼。

  借脑引智,推动高端人才服务乡村

  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借脑引智是集美人才振兴乡村策略的先天优势。

  社区停车难、道路拥堵一直是集美高浦社区居民的“心病”。今年5月,华侨大学乡村振兴研究工作站负责人、建筑学院吴少峰教授受邀带队来到高浦社区实地考察,“量身”制定了解决方案——邀请交通部门规划人行道线、停车控制线;家长、老师协助忙时交通管理。看似小小的改变,却为居民“挤”出了车位,“让”出了道路。

  集美区还鼓励高校将乡村实践项目带入课堂学习,开展乡村调研项目。近年来,集美区不断扶持高校师生“送智下乡”。10月31日,来自厦门高校的55名学生参加灌口镇八村“乡村走透透”调研培训,并开展村庄调研活动,运用所学所能精准服务,为乡村振兴融入青春智慧。

  党建引领,“智库”下乡。11月10日,清华海峡研究院党支部紧扣乡村振兴主题,走访调研集美区灌口镇双岭村,深入田间地头,为双岭村建设精准把脉,既打通“引智下乡”新通道,也推动了乡村振兴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

  乡愁为纽,助力两岸青年下乡创业

  以乡愁为纽带,集美区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引导青年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以研学交流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10月25日,集美国潮文化节暨“手创青村”两岸青年乡创研学创作工作营开营,来自两岸的45名大学生(台生22名)走进集美4个村居进行设计创作。

  一周内,两岸青年学子在社区营造、文旅文创、空间设计、研学旅行及新媒体等领域充分挖掘,为4个村居设计了个性“标签”:将集美大社打造为“两岸融合美好生活社区”;将杏滨街道山后张社打造为“两岸融合艺文生活社区”;将后溪镇后溪村打造为“两岸融合乡村研学范本社区”;将后溪镇二农社区打造为“闽南文化儿童演绎场”。

  研学工作营结束后,厦门北站台湾青年双创基地带领团队继续进行创作衔接,促成4个村居实现成果落地,形成“工作营”产业经济新模式。

  集美,已成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的乐土。

  专业惠农,动员青年人才建设乡村

  建设新型农村需要专业人才,集美区以政策、资金、技术为支持,鼓励青年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在集美大学,有一个特殊的团队叫“蚝壳惠民”,他们历经七年科研攻关,以牡蛎壳为原料,制成土壤改良剂,用于酸性土壤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实现了变废为宝。

  如今,“蚝壳惠民”项目组已与110户贫困农户签订扶贫协议,为贫困农户免费提供为期3年的牡蛎壳土壤调理剂产品,并派技术人员指导产品施用及种植技术,全程助力农业生产,帮助农民提高收入。

  “望着一个个硕果累累的果园,我们百感交集,能为农村发展尽一份力,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集美大学食品加工专业研究生许玲玲说道。

  今年8月,在集美港头村,一群青年以“未来村落”为主题,在不规整的墙面、搭盖物、废弃屋上进行创作……历时十余天,来自成都和厦门的九个参赛队完成了集美首届港头艺术节墙绘大赛作品。

  “沙漠中的仙人掌寓意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以仙人掌堆中色彩明亮的长颈鹿,代表港头村的公益图书馆、公益健身馆等,为村庄的发展带来希望。”港头村民创作的作品《绿洲里的希望》最终脱颖而出,获评特等奖。

  文创人才助力,以文旅产业助推乡村振兴,集美港头村不仅为村民们绘制了美丽乡村蓝图,更撒下了致富的希望。

  乡村是一片广阔的土壤,人才是萌发的种子,集美区汇聚阳光和雨露,将资源与技术向广大返乡青年倾斜,全力打造产学研带动乡村发展的模式,让政策的春风将更多种子吹拂到这片土地生根发芽。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