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集美区后溪镇窗内小学校长杨娜青,用三年时间让窗内小学蝶变
来源:厦门晚报 发布于:2025-01-23 16:53

 

杨娜青在课堂上讲课。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吴笛 黄颜希)从一所默默无闻的乡村小学,到“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福建省书香校园”“厦门市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厦门市家庭教育特色学校”,集美区后溪镇窗内小学仅用了三年时间。

  三年来,窗内小学究竟发生了什么?近日,记者采访了该校校长杨娜青。

  

  一个都不能少 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参与的机会

  三年前,杨娜青从集美小学调到窗内小学,担任该校校长。作为一所乡村小学,窗内小学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相当一部分家长教育意识不强,老师教学方式相对传统,在全区小学综合排名相对靠后。杨娜青说,她在窗内小学的第一年,全校就转走了78个孩子,家长对学校的信赖缺失,深深刺痛了杨娜青。

  “学生永远在中心位置,学校、老师、家长要一起为赋能孩子的未来努力。”本着这样的教育理念,杨娜青提出了“修和协美”的家校共育方案,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优势,形成学校主导、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协同育人新格局。

  2022年12月,窗内小学承办了集美区第十八届小学教学教改经验交流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准备学生展示节目时,一些老师建议挑选优秀的学生进行展示。杨娜青坚持“一个孩子都不能少”。“不求完美,但求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参与的机会,这才是教改的意义。”杨娜青说。当时全校一千多名学生整齐地站上操场,表演千人诵读和踏板操,站在台上的杨娜青感动得热泪盈眶。“我的孩子”是采访中杨娜青多次用到的词汇,在她看来,窗内小学的每个学生都是她的孩子。她说,在成绩之外,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独特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才是教师的天职。

  

  坚持终身学习 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成长平台

  多年来,杨娜青坚持学习,还将这种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带到窗内小学,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以身作则,带领窗内小学44名教师考取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证,占当时全体教师的70%。她还创建“围炉阅话”教师读书会,组织全校教师定期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该项目被列为厦门市教育系统优秀阅读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展41期。

  在杨娜青的积极推动下,窗内小学还将家长组织起来,开展“窗内夜话”家庭教育沙龙活动。学校还不定期向家长发放问卷,了解家长这段时间困惑什么,梳理出近期核心困惑,然后根据问题去找专家,“对症下药”开设主题沙龙。

  此外,窗内小学还依托“窗内父母”小程序,为家长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建立面向家长的家庭教育评价体系,定期表彰认真学习的优秀家长。在学校每年举行“感动学校十大家长”表彰活动中,家长盛装出席,在颁奖现场走红毯,由孩子们为父母念颁奖词,这种仪式感满满的表彰方式激励了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去年7月,杨娜青荣获“厦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集美区优秀党员”荣誉称号。“作为一个党员,我能做的就是把学校办好。”杨娜青说,这是她朴素的愿景,也是她从教以来贯穿始终的信念。

  

  人物名片

  杨娜青:

  现任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窗内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福建省“十三五”规划小学名校长后备人选,厦门市首批名校长,厦门市品德学科专家型教师,厦门市品德学科带头人,集美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杨娜青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她曾获评厦门市首届“十佳班主任”、厦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厦门市“优秀少年队辅导员”等称号。

厦门网版权所有